更多详情参见参考文献[9]。
A.3有助于雷电防护的雷暴和雷电特征
A.3.1静电场
雷暴云内的电荷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强静电场,该静电场通常比晴天时强得多。这样,随着雷暴的发展和接近,测量雷暴静电场可以提供-一个预警因子,但有一定的局限性。其中一个局限就是地面电场不是云电荷产生的真实场,因为云和地面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电荷层,不可能确定一个与即将发生雷击相对应的精确电场阀值。第二个局限是只能测量距离雷暴最多几千米内的电场。
地闪和云闪产生的电场突变可用来探测雷电。如在多个站点同时测量到电场突变,则可以定位引起闪电变化的电荷的云内中心位置。不过,利用静电场变化定位闪电位置不是通常采用的方法。
A.3.2电磁场
A.3.2.1概述
由于电流的快速.剧烈变化,雷云放电会产生电磁辐射,通过组合使用单项或多项技术,这种辐射一般用于探测和定位雷电。附录B描述了目前使用的几种技术。通过定位云闪.地闪或这两种闪电,可以追踪雷暴以实现预警和预防雷电灾害。
A.3.2.2云闪的探测
在雷暴中,云闪通常出现在首次地闪之前。因此,云闪常用于雷电预警。-般云闪比地闪多 2倍~3倍,这为监测和跟踪雷电活动提供了更多手段。
相比地内,云闪活动更加活跃,这要求云闪监测具有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。在甚高频频段内可能有几万个电磁辐射源,这一-高发生率将探测限制在几百千米范围内。
A.3.2.3地闪的探测
地闪的探测通常在低频或甚低频频段内进行,此频段的探测半径为几百千米。
A.3.3其他有助于闪电探测的参数
A.3.3.1雷电间隔与频次
雷电之间的时间间隔和距离提供了雷暴活动的信息。雷电频次指单位时间内的闪电数,该参数通常用于描述一次雷暴的雷电活动。
A.3.3.2云地闪比
云闪次数与地闪次数的比值提供了雷电话动和雷暴类型的信息。
A.3.3.3地闪极性
正地内常见于冬季雷暴和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层状云区域。此外,相对于负地闪,如果正地闪的百分比高可能预示有灾害天气。
所有这些参数对雷电定位系统的性能非常敏感。
附录B
(资料性附录)
雷暴探测技术
B.1简介
本附录介绍了雷暴探测技术的分类,也描述了用于雷暴探测的技术方法,并且根据获取雷电信息的需要,给出了选择正确类型探测仪和/或探测系统的指南。